導熱油爐電加熱器設備是將電加熱器直接插入有機載體(導熱油)中直接電加熱,并通過高溫油泵進行液相循環將電加熱后的導熱油輸送到用熱設備,再由用熱設備出油口回到導熱油加熱爐電加熱,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電加熱系統。電加熱導熱油爐采用數顯式溫控儀控溫,具有超溫報警、低油位報警、超壓力報警功能。
防爆導熱油電加熱器設備由流體電加熱器、導熱油泵、管路連接附件、物理量傳感器以及自動化電熱 裝置集成整和的系統,利用熱媒,導熱油(或水)的熱傳遞對介質或設備間接加熱,并利用油泵驅動熱媒循環給熱,從而實現加熱溫度到達生產需求,是普通鍋爐的理想升級。
導熱油爐也叫有機熱載體導熱油加熱爐,俗稱導熱油鍋爐,官方名稱為熱油爐。其是以煤、油、氣為燃料,以導熱油為循環介質供熱的新型電加熱熱能設備,導熱油爐指載熱工質為高溫導熱油(也稱熱煤體、熱載體)的新型熱能轉換設備,通常也用“MW”(兆瓦)表示爐的容量,舊單位也用“萬千瓦/時”或“萬大卡/時”,即“104kcal/h”表示,導熱油爐的優勢在于“高溫低壓“、運行平穩而被廣泛運用。
導熱油防爆電加熱器的工作原理:對于電加熱油爐,熱量是由浸入導熱油的電加熱元件產生和傳輸的,以導熱油為介質,利用循環泵,強制導熱油進行液相循環,將熱量傳遞給用一個或多種用熱設備,經用熱設備卸載后,重新通過循環泵,回到加熱器,再吸收熱量,傳遞給用熱設備,如此周而復始,熱量的連續傳實現遞,使被加熱物體溫度升高,達到加熱的工藝要求。
導熱油爐防爆電加熱器在工業使用中,主要用于原油、天然氣的加熱及礦物油的加工、儲存、運輸等。煉油廠利用導熱油預熱冷物料,并已成功地用于潤滑油制造過程中溶劑和萃取劑蒸發裝置的電加熱。由于利用導熱油爐加熱與利用蒸汽加熱相比較既有加熱均勻、操作簡單、安全環保、節約能源、控溫精度高、操作壓力低等優點,在現代工業生產中已被作為傳熱介質得到廣泛的應用。
導熱油爐在化學工業中,主要用于蒸餾、蒸發、聚合、縮合/脫乳、脂化、干燥、熔融、脫氫、強制保溫以及農藥、中間體、防老劑、表面活性劑、香料等合成裝置的加熱。
在油脂工業中,導熱油爐主要用于油脂分解、脂肪酸蒸餾、脂化、硝化、加氫反應、濃縮、真空脫臭等裝置加熱。
在合成纖維工業中,導熱油爐主要用于聚合、熔融、紡絲、熱固、纖維整理、延伸及干燥設備的加熱。
在造紙工業中,導熱油爐電加熱器主要用于涂膠漿輥筒、干燥輥筒、干燥間、干燥柜、熱熔融機、熔蠟鍋及波紋紙加工的加熱。
在塑料、橡膠工業中,導熱油爐電加熱器主要用于熱壓、熱延、擠壓、捏合、密煉、硫化成型、噴射注塑機、膠漿攪拌機、傳送帶烘干機、螺桿擠壓機及模具的加熱和保溫。
在空調及電氣設備工業中,導熱油爐電加熱器主要用于工廠、辦公室、醫院、民用建筑、賓館的集中或分散采暖;電氣設備制造業的拋光機、軋板機、真空機、烘干機、干燥室、真空室的加熱。
在脂肪和油漆工業中,導熱油爐電加熱器主要用于高壓釜、干燥機、蒸餾灌、蒸發設備、油漆烘干、烘烤、干燥及高溫固化的加熱。
在木材工業中,導熱油爐電加熱器主要用于纖維板、刨花板、層壓板、膠合板、飾面板的熱壓成型及木材烘干設備、干燥設備、涂面設備及膠合機的加熱。
在建材工業中,導熱油爐電加熱器主要用于石膏板烘干、混凝土構件凝固保護及預制生產、瓷磚壓模、裝飾材料烘干及油氈生產線用熱。
在筑路工程中,導熱油爐電加熱器主要用于瀝青加熱、溶解、瀝青貯罐、瀝青混凝土及乳化瀝青的加熱保溫。
在冶金、機械加工和鑄造工業中,導熱油爐主要用于金屬脫脂池、杜瓦罐、酸洗槽、清洗槽、電鍍槽、呂陽板氧化槽、電極制造、淋浴器熱處理裝置、磷酸鹽處理設備、烘焙機房、砂芯烘干、清漆噴涂和干燥、裝配處理裝置的加熱。
在食品工業中,導熱油爐電加熱器主要用于面包烘烤裝置、餅干類食品烘烤裝置、糖果生產裝置、糧食干燥裝置、食用油的榨制與精制裝置、蒸餾鍋、高壓釜、傳送帶式烘干機的加熱。
導熱油爐在紡織印染工業中,導熱油爐天然氣電加熱器主要用于干燥定型裝置、熱熔染色裝置、染色印花裝置、干燥器、烘干器、軋光機、壓平機、洗滌機、軋布機、熨平機、熱風拉幅等的加熱。
在煉焦工業中,導熱油爐氫氣電加熱器主要用于貯氣罐、混合站、分配站的加熱與保溫。
在汽車制造業中,導熱油爐氮氣電加熱器主要用于隧道式烘干房、脫脂浴池、磷酸處理設備的加熱。
在國防科研中,導熱油爐電加熱器主要用于國防科研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的研制所需的高溫熱源。
在碳素工業中,導熱油爐電加熱器主要用于石墨電極、碳素制品、瀝青熔化、混捏鍋加熱、擠壓成型加熱。
在海運業中,導熱油爐電加熱器主要用于船舶上的重油罐、瀝青罐、硫磺罐以及需要加熱保溫的集裝箱用熱。
除上述行業外,導熱油爐可用于溫水發生器、熱水發生器、蒸汽發生器、散熱器以及肥皂洗滌劑工業、焦油加工業、洗衣機的用熱。
性能優點
1、能在較低的運行壓力下(<0.5Mpa),獲得較高的工作溫度(350℃),降低了用熱設備的受壓等級,可提高系統的安全性。
2、在加熱均勻柔合,溫度調節采用PID自整定智能控制,控溫精度高(±1℃),可滿足高工藝標準的嚴格要求。
3、體積小,占地少,可安裝在用熱設備附近,不需要設專人操作,可降低設備投資及運行費用,回收投資快。
4、運行控制及安全監測裝置齊全完備,升溫過程全自動控制,操作簡捷,安裝方便。
5、在閉路循環供熱,熱量損失小,節能效果顯著,無環境污染,使用范圍廣。
分類
燃煤型導熱油爐是以煤為燃料,導熱油為熱載體。利用循環油泵強制液相循環,將熱能輸送給用熱設備后繼而返回重新加熱的直流式特種工業爐,常見類型一般分為立式手燒、臥式圓筒型、臥式機燒三種燃煤結構形式,主要是根據加煤的勞動強度從而分了這三種形式。
燃油型導熱油爐是以燃油或燃氣為燃料,利用燃燒器燃燃料,以導熱油為熱載體。
常見類型一般分為立式、臥式二種結構形式,主要是根據設備空間高度這二種形式。
電加熱型電加熱油爐,熱量是由浸入導熱油的電加熱元件產生和傳輸的,以導熱油為熱載體
1、具有低壓、高溫、安全、高效節能的特點。
2、具有完備的運行控制和安全監測裝置,可以精密地控制工作溫度。
3、結構合理、配套齊全、安裝周期短,運行和維修方便,便于鍋爐布置。
4、由于電加熱有機熱載體爐采用先進的防爆結構,可應用于工廠Ⅱ區防爆,防爆等級可達C級
近幾年由于環保的需要及油價上漲,使很多地方政府和企業將水煤漿做為清潔燃料替代石油加以利用。在中小型工業鍋爐上尤為突出。從2000年來看,市場開發水煤漿鍋爐有兩大趨勢,一種是按照油爐方式改造的水煤漿鍋爐,即在油爐系統的基礎上進行設計(油式水煤漿鍋爐);一種是按照散煤爐方式改造的水煤漿鍋爐,即在散煤爐系統上進行設計(散煤式水煤漿鍋爐)。
突出特點
導熱油爐的特點與蒸汽鍋爐相比,能在較低的運行壓力下,獲得較高的工作溫度,具有低壓、高溫的技術特性。可實現穩定在各個等級負荷下,熱效率均能保持在Z佳水平。具有完備的運行控制和安全監測裝置,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閉路循環,液相輸送熱能,熱損失小,節能效果顯著,運行成本低。快裝或組裝出廠,運輸方便,安裝周期短,投產見效快。結構緊湊,均可單獨布置,鍋爐房投資省。鍋爐保溫性能好,采用了高效保溫材料和先進的施工工藝,爐墻散熱損失小的加熱和精確的溫度調節,滿足不同的要求。
普通鍋爐存在著兩大弊端,一是燃燒時有煙霧煙塵冒出,成為污染的重要來源;二是煤渣燃燒不充分,能源浪費極為嚴重。純無煙再節能旋流燃燒鍋爐新技術與傳統工業鍋爐相比較,有著絕對的優勢。它比手燒式鍋爐節煤30%~35%,比鏈條式自動化鍋爐節煤25%。由于純無煙再節能技術使用了PID變頻和ABM節電系統,比傳統鍋爐節電40%,揮發份可實現90%以上的燃燒和利用,而傳統鍋爐的揮發份的燃盡率只有78%左右,有22%的煙塵排向大氣層,純無煙再節能旋流技術使灰渣燃燒率達到了97%,而傳統鍋爐煤渣的燃燒率只有80%左右,正是由于這些原因,純無煙再節能技術可使爐溫從原來的1200℃提高到1500℃左右,真正實現了節電、節煤。
導熱油爐(有機熱載體加熱爐),是以煤、重油、輕油、可燃氣體其他可燃材料為燃料,導熱油為熱載體。利用循環油泵強制液相循環,將熱能輸送給用熱設備后,繼而返回重新加熱的直流式特種工業爐。
判斷處理
1)循環泵異常情況
a)當循環泵的電流比正常值低,說明循環泵效率下降,流量下降,可能是供熱管線積垢堵塞,應予清洗。
b)循環泵壓不變,電流升高而流量下降,則是熱傳導液變質,粘度增加,應及時更換或再生。如因新加熱傳導液含水或分解的氣體在系統內未排除,則應立即打開放空閥排出氣體。
c)循環泵電流減小,出口泵壓回零,說明泵空轉不供油。可能是油汽化,查明汽化原因采取措施;如過濾器堵塞使循環泵抽空應立即開旁通清洗過濾器;如因新增加熱傳導液含水或水分解的氣體在系統內未排除,則應立即打開放空閥排氣。
2)液相熱載體爐出口溫度低,供熱量不足,而排煙溫度超過300℃,則主要是積灰問題,應及時吹灰。如排煙溫度低,則主要是燃燒問題,主要是引風不足。爐子雖然正壓,但鼓風量開不大,爐膛溫度低,燃燒強度不夠。應著重檢查爐后部出渣機水封、除塵器出灰口等處是否封閉好,有無冷風大量漏入。
導熱油爐
導熱油爐
3)過濾器前后壓差增加,泵入口壓力下降時,可能是濾網阻塞,應開通旁路,將過濾器拆卸清洗。
4)鏈條爐排的常見故障及處理
a)爐排停止轉動,可能是鏈條太松,與鏈輪嚙合不好,或鏈輪磨損嚴重,與鏈條連接不良;將兩側調整螺絲重新調整,將爐排拉緊,如仍不能正常,則需調換鏈輪。
b)爐排卡住。原因常是爐排片折斷或銷子脫落后爐排片松動;煤中有金屬夾雜物將爐排卡住;爐排片拱起;擋渣器(老鷹鐵)尖端下沉,將爐排卡住。處理方法:用板手倒轉爐排清除雜物、更換斷裂爐排片后再啟動,如啟動后再卡住,則停止轉動后詳細檢查原因再解決。如老鷹鐵下沉,可以兩側拔火門用鐵鉤拔正。
操作方法
(一)導熱油爐投入運行前的必備條件
1、 辦理導熱油爐登記手續,領取使用登記證。新爐安裝后應經當地鍋爐檢驗所檢查驗收合格,使用單位填好“鍋爐登記卡”,到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鍋爐安全監察部門辦理登記手續,領取使用登記證。無證爐不得投入運行。
2、 司爐人員應經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考核,持有《熱載體爐司爐操作證》,司爐人員除了符合工業鍋爐司爐工條件外,還應經過熱載體爐專門知識培訓。
3、 使用單位應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規程。
(二) 點火前的準備工作
1、有機熱載爐內、外部的檢查和準備,包括:
導熱油爐內部殘存水已放盡、吹干;爐膛內雜物清除干凈;各檢查孔、人孔等都已密閉,使用填料符合熱載體爐介質要求。
安全附件和保護裝置的檢查
1) 壓力表彎管前端的針形閥或截止閥處全開狀態。壓力表精度、量程、表盤直徑符合要求,無壓力時指針回零。
2) 液位計放油管閥門處關閉狀態,放液管已與儲存罐正確聯接。
3) 溫度計及自動記錄儀表已校驗合格;超溫超壓報警、自動連鎖保護裝置已投入,電器控制各接點無異常。
4) 燃燒通風設備檢查,無異常。
2.介質化驗及冷態循環
導熱油爐使用的熱傳導液質量合格,對熱載體鍋爐安全運行關系極大,所以,應先對使用的熱傳導液取樣化驗或有供應方的相關質量證明,應明確:
1) 熱傳導液Z高使用溫度是否與有機熱載體爐供熱條件一致。爐出口溫度至少應比熱傳導液允許使用溫度低30~40℃,否則熱傳導液在使用中會很快分解變質,提前失效。
2) 抽樣化驗,測定熱傳導液的外觀質量、閃點、粘度、酸值、殘炭和水分,與熱傳導液生產廠提供的質量證明書是否相符,同時也為今后運行中介質質量變化監測提供依據。
裝油將化驗合格的熱傳導液用加油泵往爐內和膨脹器內注入熱傳導液。在加油泵向系統注熱傳導液時,應再檢查一遍爐體、用熱設備、管道系統的排污閥、放油閥是否關好,以免熱傳導液流失。同時將管道和爐體上的排汽閥逐一打開,排除空氣,直至有油流出時關閉。當膨脹器液位計上出現油位時停止注熱傳導液,然后啟動循環泵,進行冷態循環。
冷態循環 冷態循環的目的是試驗整個供熱系統是否有滯阻現象,設備、管路、閥門等處有無滲漏,循環泵的流量和揚程能否滿足生產要求。由于冷油粘度較高,故熱載體爐進出口壓力差比較大,管路系統的流動阻力也較大,每臺循環泵應輪流啟動、試車,使冷油在系統內循環6~8小時。冷態循環中,還要經常打開放氣閥門排放殘存空氣,觀察并記錄各點壓力表、溫度表、電流表等顯示情況,注意記錄循環泵電流、進出口壓差、循環泵出口壓力、有機熱載體爐進出口壓差等數據,并檢查油泵運行是否平穩,軸承密封是否良好。
拆卸清洗過濾器 冷態循環中,系統的各種雜質及熱傳導液中的殘渣等隨著冷油循環,在油泵前的過濾器過濾掉,循環結束后,過濾器應拆卸,除盡過濾器內及過濾網上的污物。
4、 點火升溫步驟
不同的燃燒裝置,其點火的操作步驟也不同,常用的燃燒裝置主要有手燒爐排、鏈條爐排和型煤爐排三種:
手燒爐排運行操作
1) 點火操作步驟
a) 全開煙道擋板和灰門,自然通風10分鐘。如有引風機,則開引風機5分鐘。然后關閉灰門,在爐排上鋪木柴及引火物,再撒一層薄煤,薄煤上再放一些木柴。
b) 點燃煤上木柴。可用沾機油的棉紗點火,嚴禁用揮發性強的油類引火。爐門可半開。
c) 火將煤引著后,再少量向里加煤,使燃燒持續進行。
2) 正常燃燒 手燒爐正常燃燒要撐握“少、勤、快”要領,即投煤要勤,在爐膛煤層燃燒達到白熱化時抓緊投入新煤;投煤動作要快,撒煤要少而勻,保持煤層厚100~150毫米,使通風均勻。同時在煤中適當摻水,以提高燃燒效率。司爐工應勤觀察火色,通過拔火加捅火,調整燃燒。當火色發白,說明空氣量過多,應及時加煤。當火色桔紅色時,表明空氣量不足,應“捅火”,將煤層下灰渣捅下來,使煤層松動,改善通風。當局部出現火口,火色發白時,要“撥火”,用火鉤將煤層撥平。
“撥火”和“捅火”時,動作要快,以免爐門開啟時間過長,冷風進入爐膛過多,降低爐溫;也要防止將爐灰渣攪到燃燒層上面來,結成的塊渣要從爐門鉤出,不要強行搗碎。
鏈條爐排的運行操作
1) 點火操作步驟
a) 將煤閘板提到Z高位置,在爐排前部鋪20~30毫米厚的煤,煤上鋪木柴、舊綿紗等引火物,在爐排中后部鋪較薄爐渣,防止冷空氣大量進入。
b) 點燃引火物,緩慢轉動爐排,將火送到距離煤閘板1~1.5米后停止爐排轉動。
c) 當前拱溫度逐漸升高到能點燃新煤時,調整煤層閘板,保持煤層厚度為70~100毫米,緩慢轉動爐排,并調節引風機,使爐膛負壓接近零,以加快燃燒。
d) 當燃燒的煤隨爐排轉動至第二、三、四各個風門時,適當打開該處風門,使燃燒繼續。
e) 當底火鋪滿爐排后,適當加厚煤層,相應加大風量,維持爐膛負壓2~3毫米水柱。
2) 燃燒調整 鏈條爐排的燃燒調整主要是調整煤層厚度、爐排速度和鼓、引風機。
a) 煤層厚度 煤層厚度適當時,在煤閘板前200毫米處開始著火,距離擋渣鐵(老鷹鐵)前400毫米處燃盡,對粘結性強的煙煤應稍薄些,粘結性弱的煙煤稍厚些。
b) 爐排速度 正常的爐排速度,應保持整個爐排面上有2/3火床,在擋渣鐵附近不再有紅火。當供熱量增加時,爐排速度適當加快,可使火床延長;供熱量減少時,爐排速度適當減慢,使火床縮短。
c) 通風量 正常運行時,爐排下各風室開度,應根據燃燒情況及時調整,燃用揮發份高的煤,鼓風量應集中在中間偏前處。燃用揮發份低的煤,風量要從前向后逐漸加大。減弱燃燒時,可關小送風機出口風門;強化燃燒時,則要增加送風量。鼓、引風機供風量應互相匹配,以維持爐膛前部負壓2~3毫米水柱。
煤層厚度、爐排速度、送風量三者的調整互相關聯,必須密切配合,才能保持燃燒正常。
鏈條爐排油爐的運行操作
1) 點火操作步驟:
a) 全開煙囪擋板,自然通風10分鐘后,在爐膛內鋪木柴和引火物,然后將裝滿型煤的小車(4~6車)推入爐膛內關閉爐門。
b) 開啟循環泵,檢查運轉正常后,從點火孔進行點火。
c) 待導熱油爐燃燒運行12小時后(視具體型煤質量而定),加入與燃盡煤量相當的煤。
2) 有機熱載體爐在正常運行時的型煤用量,可根據設備的用熱量情況進行調整。
3) 如果遇到停電或循環泵出故障時,為維持正常安全生產,可迅速關閉循環泵進出油口閥門,啟動柴油機循環泵。
4) 基他操作要求可參照本規程中的有關內容。
升溫和升溫曲線有機熱載體爐的點火升溫是運行操作中較危險的階段,需要特別謹慎,其升溫過程要遵循“一慢二停”原則;一慢即升溫速度要慢,二停即在95°~110℃和210°~230℃兩個溫度段要停止升溫,維持這個溫度一段時間。
1) 升溫曲線 熱載體爐點火后,升溫過程和升溫速度按升溫曲線的規定執行。
冷爐點火后,控制升溫速度10℃/時,直到90~95℃。因為冷爐時油的粘度大,受熱面管內流速較低,管壁油膜較厚,傳熱條件差,如升溫速度過快,容易使局部油膜溫度過高。
95~110℃范圍是驅趕系統內殘存水分和熱傳導液所含微量水分階段。升溫速度控制在0~5℃/時范圍,視脫水情況決定。當膨脹器放空管處排汽量較大,底部有水擊聲,管道振動加速,各處壓力表指針擺動幅度較大時,必須停止升溫,保持恒溫狀態,必要時可打爐門減弱燃燒。這個階段時間的長短,視系統內殘存水分的多少和熱傳導液的質量不同而異,短的可以十幾個小時,長的可能達數天,在95~110℃之間反復幾次,才能將水分排凈。不能盲目加快升溫脫水過程,因為一旦系統內水分劇烈蒸發汽化,體積將急劇膨脹,不僅可能引起“突沸”,使油位急劇膨脹而大量噴出,而且可能會使整個系統壓力急劇升高,導致受壓元件破裂,釀成嚴重事故。
當爐內和管道中響聲變小,循環油泵不再出現抽空現象(泵出口壓力降至0.1MPa以下,有沉重的喘氣聲)時,以5℃/時的速度再升溫,但不能超過120℃,直到放空管不再有汽體排出為止。此時,壓力表指針停止波動即為脫水合格。
脫水過程完成后,以30℃/時的速度繼續升溫,但仍應注意可能會有殘余水蒸發,隨時停止升溫。當溫度達到210~230℃時要停下來,這時主要為脫出熱傳導液中的烴組份。熱傳導液中烴組分的存在,使閃點降低,一旦泄漏,引起爆燃的可能性就增大。在液相供爐的熱載體爐中,烴組分以氣相存在,會造成“氣阻”,使循環泵壓不穩,流量不降甚到中斷。脫輕組分析過程視熱傳導液的不同牌號、不同質量而異,當放空管中無氣體排出,循環泵壓穩定,即定可繼續以0~10℃/時的速度升溫。
從210℃直至熱傳導液的工作溫度是在脫輕結束后,以40℃/時的速度升溫,這時應全面觀察各個檢測、控制儀表的指示,動作是否靈敏、準確。各配套輔機,附屬設備工作是否正常,全面檢查鍋爐和供熱系統工作是否正常,能否滿足生產需要。若供熱量達不到設計要求,應暫停升溫,尋找原因,解決后再升溫。
2) 點火升溫中注意事項
點火升溫過程,應嚴格按“升溫曲線圖”的升溫曲線進行。
當熱傳導液溫度升到200℃以上時,應對設備及整個系統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并對所有螺栓聯接部位進行一次熱緊,消除因熱膨脹不均引起的泄漏。
注意熱傳導液的膨脹量。若膨脹器的液位過高,應打開放液管,將熱傳導液放入儲油槽,以免熱傳導液從膨脹器中大量溢出引起事故。
冷爐點火必須先開循環泵后再點火。寒冷地區在點火前應先將熱傳導液用蒸汽加溫達到30℃左右,然后才能開動循環泵。
液相爐點火 升溫過程中脫去的水分以水蒸汽形態經膨脹管進入膨脹器,其中一部份以氣體從排空管排出,另一部份凝成水分沉入膨脹器底。要避免這些水分再次進入循環系統,在升溫過程中要定期打開膨脹器底部的排污管,放出冷凝水。